征文選登
《贏在認真》讀后感
近期,拜讀了這份特殊的禮物:《贏在認真》一書。使我對認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認真是最重要的職業素養,是一切優秀職業品質的前提……“認真”一詞,簡單易懂。但對于理解,人各不同,看到書里諸多的故事,形形色色,別具一格,越讀越有興趣,使我受益匪淺,感慨良多。
該書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童年認真趣事作前言,開門見山。又通過諸多生活中真實的小故事,詮釋了認真的內涵。正是我們工作中需要的精神,給我印象較深的小故事有幾個,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。
第一個故事是:一個商場招聘收銀員,復試老板進行篩選,拿出100元的鈔票讓面試者買一包煙,第一位拒絕了,第二位沒面對現實,對假鈔之字未提,只有第三位接過鈔票,發現是假鈔,向老板說明。結果第三位被錄取了。同樣的考題,結果截然不同,分析原因:第一位因為傲慢,未擺正自己的身份失去了機會;第二位因為不誠實失去了機會;第三位因為認真誠實被錄用了。其實,認真是一種態度,也是一種精神,這就告訴我們在工作中要擺正位置,端正態度,認真做事,實事求是,巧秒的解決問題,絕不可以弄虛作假。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工作,供應室是為臨床一線服務的,所以,我們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,嚴格執行聯系臨床制度,一切服務于臨床,愛崗敬業,提供全院所需的無菌物品。把認真精神貫穿到工作的過程中,做到零差錯。
第二個故事是:一個老木匠辭職,老板讓他蓋最后一座房子,他就用廢料,干活粗糙,結果蓋好后,老板把房子送給了木匠,木匠就后悔不已。這就是一個未認真工作的事例,自食惡果。這就警示我們在工作中認真執行規范,來不得半點虛假、馬虎。認真工作,端正態度,為病人負責,我們都知道,滅菌的前提是清洗,如果清洗不合格,直接影響滅菌質量,輕者導致傷口感染,重則導致重度感染,病人死亡,這也是我們的內植入器械要進行生物監測的原因。這是原則性問題,也許有人說我認死理,但我不介意,就像有一次我值班,腔鏡手術器械10余臺,從8點上班一直工作到凌晨4點多,才完成滅菌程序。盡管時間長,但我深知工作中的原則必須堅持,不可以省略步驟,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。平時我們學到院感事件,也警告大家,不執行規范,糊弄別人必然付出代價。
第三個故事是:英國皇家招聘雇員,考題為:在一個夜晚,車站有三個人在等車,一個病重的老太太,一個救過你命的醫生,一位你的情人。你會載那一位離開?首先,處于職業原因,我想大家肯定會先載病重的老太太去醫院。結果被錄取人的答案是:把車鑰匙給醫生,讓醫生載老太太去醫院,他留下來陪情人。由此可見,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,也不能一味的蠻干,要進行認真思考,有創新精神,發揮個人專長和聰明才智,盡可能完美的解決問題。認真工作、認真生活。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,在接收多臺腔鏡器械的時候,我們可以先清洗一臺,在第一臺干燥的時候清洗第二臺,滅菌第一臺時,包裝第二臺等。這樣安排,既提高了工作效率,還保證了手術器械的及時使用。所以,只要我們在工作中認真思考,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諸多故事,都能說明一定的道理。作為一名任職20年的醫務工作者,原以為自己工作也算認真。反思自己的過往,仔細對照《贏在認真》的內容,覺得自己的諸多方面均有缺乏認真現象發生:認為重要的事情要堅持原則,而忽略了次要的事情也要認真細心的完成,有時也不能長期堅持自己認真的習慣。做工作如此,做人更是如此。但在日常工作中,有人堅持信仰,努力工作,廢寢忘食;有人只是空喊口號,說一套,做一套;有人爭名奪利,搬弄是非,自導自演……多么希望工作生活充滿正能量,有正能量的信息在你我他之間傳遞,盡心盡責快樂工作,無愧良知。
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,我深知肩上的擔子更重,因為人不能像機器,修壞了再重來一次。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工作,有慎獨的精神。隨著管理模式的轉變:由“人管人”的舊模式轉變為“制度管人”的新模式,我要用《贏在認真》思想之精髓,來提升我自己,要用工作制度約束自己。在工作中,我將把“認真”二字貫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,達到學有所用。我將以“認真”二字為尺,衡量我曾經的足跡,找出一路的得與失,取長補短;認真工作,展現精彩人生。